【聯合報╱韓良露/文】
如今,到了珍惜「小確幸」的時候了,
村上春樹說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在身邊隨時可遇的小確幸,
像聽著喜歡的人睡著後安穩的鼾息聲,
像自己平日隨性所漫走的生活路線……
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生活,就如同愛情一般,
隨著年齡的成長,開始會有不同的品味。
年少輕狂時,喜歡的生活和愛情,
都有「大不確幸」的調子,「大大的不確定的幸福」;
勇於去追求未必適合自己的、會讓自己疲憊的、
最終可能疲於奔命而不得不放棄的生活方式與愛情關係。
如今,到了珍惜「小確幸」的時候了,
村上春樹說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在身邊隨時可遇的小確幸,
像聽著喜歡的人睡著後安穩的鼾息聲,
像自己平日隨性所漫走的生活路線。
我曾經是個遊走六十餘國的貪心旅人,
不只搭飛機像蝴蝶般飛來飛去,
落地在不同城市後,也會像蚱蜢般跳來跳去,
六十餘國再加上至少三四百個城市,
有時候深夜躺在床上,
努力回想著一些陌生的街道與陌生的人們,
偶爾都有前世今生之感,
那些跳躍的、失落的時光裡有著太多不能確定的渴求,
關於流浪的幸福,
和一個愛人又換過一個愛人的流浪也頗為相似。
之後,生活和愛情都有了安頓的重心,
開始會為熟悉的人事物心動,
而不會只為陌生的人事物心動,
懂得了生活和愛情都可以像喝一杯茶般日日是好茶,
說來只是茶,但日日泡的茶也有些差異,
喝下去每日都有心得,卻仍只是好茶滋味。
現今的我,工作、交遊、玩耍、僻靜、
吃喝、教書、演講、閒聊、漫走、生活、休眠
都在一個我暱稱為「南村」的地方,
在台北市的南區,台大、師大、東門町之間,
這裡曾有我青少年自北投搬到台北後落腳十餘年的老家,
也是我從歐洲回台後重新安頓身心之新所。
南村的街道想像圖
南村這一帶,幾乎每一條大街小巷都於我不陌生,
隨時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街道示意圖,
而這些街道總是讓我想到就心動,
彷彿想著喜歡的人臉,
即使雀斑老人斑都是可愛的,
南村的街道想像圖中我也有許許多多的標點,
標示著我所喜愛的人事物。
常常沒事在南村閒晃,
隨著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路線,
像有時清晨即起,先到龍泉街的小市場去看看,
也許買點豬骨熬高湯,蒸條半大不小的魚,
再炒個時令菜當午膳,買完菜後順便吃碗米粉湯,
再喝個現榨甘蔗汁,住家離市場不過六、七分鐘遠,
就有這般好處,隨時可以買點小菜過小日子。
不做菜的日子,晚起時會去附近的鹹花生吃個早午餐,
紐約式倫敦式雖不道地,但也聊添異國風味,
常會聽到店裡放著自己喜歡的CD,
意外聽到的音樂總是比較開心,偶爾吃完早午餐,
竟放縱在中午就喝起比利時的紅茶啤酒,
看看近期的雜誌,
混個兩三小時後再去工作或寫稿,
都覺得精力特好。
午餐偶爾也可走遠些,
沿著泰順街、溫州街走到紫藤廬,
坐在榻榻米間,吃份養生午膳再叫功夫茶,
慢吞吞地泡茶自娛,
看著窗外對家的黑瓦灰牆,
一時心就靜下來了。
自然也會不時去大安森林公園小坐,
在大樹下閉目聽鳥語,
或享受春風拂面,公園可隨時去,
一日不同時辰風情萬種,
好天氣時,常刻意繞遠路穿過公園去不同的地方,
有時黃昏上課,也先到公園閒走半晌,讓心神鎮定。
總想著不同的理由出門走不同的路線,
譬如說這會決定要上溫州街的明目書社去看看有什麼新進的簡體字書,
腦裡立即造句般想著可以去臺一冰果室喝杯仙人掌果汁,
或去路上撿到一隻貓看看趙露萍小姐在不在那喝咖啡,
總是絕不走直路,繞來繞去繞小巷,
不時會看到新開的巧克力店或貝果店、
啤酒屋,又有了下一回登門一探究竟的樂趣。
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帶上幾本書,
專門上阿寬的挪威森林喝杯卡布,
離家也不能說遠,腳程二十來分鐘,
但捨家對面一分鐘近的老鼠窩卡布不喝,
當然是上咖啡店不全為咖啡去,
順便聽阿寬講講南區不上報的人事變遷,
也順便上銀座吃一碗越南牛肉河粉。
存心喝咖啡也有另一條路線,
往北走十來分鐘,去青田街的黑潮或麗水街的COZY,
下午時光去最好,人最少最幽,
在那看書和在家中看書一比,
永遠覺得是一魚兩吃,既閱書又有玩到之感。
去教占星課的路上
一星期總有三天,我會走路去教占星課,
喜歡穿過師大和平東路新校區,
在麗水街的珠寶盒買好吃的可頌(如果還買得到的話)
或核桃麵包當第二天的早餐,
從永康街巷底往北行,
經過潮州街的鴻疆堂(晚上回程偶爾會去打點牙祭喝杯小酒),
經過昭和町,裡面的舊物我看過上百回了,
經過發哥的骨董店
(老友鄭在東從上海回台北時偶爾會跟他上此喝酒吃發哥的手路菜),
經過大隱和此時還精神奕奕的詹姆士打招呼(回程時他多半已喝茫了),
經過彭康隆的一票票人畫空間的大小畫室,
看看剛展出的畫。
這段原本只要走三分鐘的路程,
就這樣東寒暄西打量常常一走三十分,
穿過錦華小方場(可能是台北最小的公園),
過金華街,有時晚餐就在此三家厝邊的店打發,
雖說是打發,仍有美味的溫州餛飩、三寶飯、咖哩飯等著。
偶爾也跟在自家門口賣滷味的太太買晚上看電視的下酒菜,
她說「我的滷味可是自己滷的喔,
食材也都是東門市場買的」,
的確,吃來有種自家製的乾淨口味,
再往前行,經過巧克力店,
探頭看舒哥在不在那閒坐品評天下。
再繼續往前走,有時去胡筱貞的回留吃晚餐,
吃自然蔬食喝大碗茶,誠心靈享受也。
偶爾會繞進冶堂找何建,
常遇鄭村棋在那品茶,
冶堂可陶冶身心,
小坐半晌、聽聽古琴、看看紫藤開花了沒,
整個人又活了過來。
也會在秀蘭小館闔家用餐,
這裡有我最吃不膩的家常菜,
一周來一兩回都可;
旁邊的乾杯,烤肉啤酒也好吃好玩,但不敢常吃。
鼎泰豐就在我上課的金石堂旁,
我都坐一樓,因此不必拿號碼牌等候,
吃碗酸辣湯配小籠包或酸菜麵等等,
從來不曾失望。
十點下課回程,
天氣熱時在冰館吃冰、買水果,
有時晚餐吃得少,
嘴饞便在度小月吃碗擔仔麵或中壢牛家莊叫份銀芽薑絲牛肚外帶,
帶去Mei's Tea Bar配基尼斯黑啤酒,
要不喝杯葡萄柚哈薩姆紅茶,
和固定如康德散步般的常客羅傑、金川聊天,
偶爾會遇見海明威、楊澤等人,
閒聊至十二點本灰姑娘就打道回府了。
下雨的日子
下雨的日子,人走不遠,
會去政大書城買新書,
但常不解自己住家離書店那麼近,
幹嘛非把書買回家堆著,
尤其是到舊香居去和卡密聊天,
也不忘帶幾本舊書回家,
但家中早已書滿為患了,
全斌就常笑我不如和嚷著老了要開二手書店的楊澤合賣自己家的舊書算了,
但我和楊都是愛趴趴走的人,
都坐不住,怕還是得交給巨蟹座的卡密。
在舊香居,遇到符立中不稀奇,
但得挑固定的時候才會遇到辜振豐者流,
像我則是神出鬼沒型,
出現從沒準則,只憑心動而動。
南村漫走,小小而確定的幸福就在手邊,
是人是事是物讓我如此心動與感動。
人到中年,有如此美哉的小日子可過,
真是人生有幸。
如今,到了珍惜「小確幸」的時候了,
村上春樹說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在身邊隨時可遇的小確幸,
像聽著喜歡的人睡著後安穩的鼾息聲,
像自己平日隨性所漫走的生活路線……
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生活,就如同愛情一般,
隨著年齡的成長,開始會有不同的品味。
年少輕狂時,喜歡的生活和愛情,
都有「大不確幸」的調子,「大大的不確定的幸福」;
勇於去追求未必適合自己的、會讓自己疲憊的、
最終可能疲於奔命而不得不放棄的生活方式與愛情關係。
如今,到了珍惜「小確幸」的時候了,
村上春樹說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在身邊隨時可遇的小確幸,
像聽著喜歡的人睡著後安穩的鼾息聲,
像自己平日隨性所漫走的生活路線。
我曾經是個遊走六十餘國的貪心旅人,
不只搭飛機像蝴蝶般飛來飛去,
落地在不同城市後,也會像蚱蜢般跳來跳去,
六十餘國再加上至少三四百個城市,
有時候深夜躺在床上,
努力回想著一些陌生的街道與陌生的人們,
偶爾都有前世今生之感,
那些跳躍的、失落的時光裡有著太多不能確定的渴求,
關於流浪的幸福,
和一個愛人又換過一個愛人的流浪也頗為相似。
之後,生活和愛情都有了安頓的重心,
開始會為熟悉的人事物心動,
而不會只為陌生的人事物心動,
懂得了生活和愛情都可以像喝一杯茶般日日是好茶,
說來只是茶,但日日泡的茶也有些差異,
喝下去每日都有心得,卻仍只是好茶滋味。
現今的我,工作、交遊、玩耍、僻靜、
吃喝、教書、演講、閒聊、漫走、生活、休眠
都在一個我暱稱為「南村」的地方,
在台北市的南區,台大、師大、東門町之間,
這裡曾有我青少年自北投搬到台北後落腳十餘年的老家,
也是我從歐洲回台後重新安頓身心之新所。
南村的街道想像圖
南村這一帶,幾乎每一條大街小巷都於我不陌生,
隨時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街道示意圖,
而這些街道總是讓我想到就心動,
彷彿想著喜歡的人臉,
即使雀斑老人斑都是可愛的,
南村的街道想像圖中我也有許許多多的標點,
標示著我所喜愛的人事物。
常常沒事在南村閒晃,
隨著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路線,
像有時清晨即起,先到龍泉街的小市場去看看,
也許買點豬骨熬高湯,蒸條半大不小的魚,
再炒個時令菜當午膳,買完菜後順便吃碗米粉湯,
再喝個現榨甘蔗汁,住家離市場不過六、七分鐘遠,
就有這般好處,隨時可以買點小菜過小日子。
不做菜的日子,晚起時會去附近的鹹花生吃個早午餐,
紐約式倫敦式雖不道地,但也聊添異國風味,
常會聽到店裡放著自己喜歡的CD,
意外聽到的音樂總是比較開心,偶爾吃完早午餐,
竟放縱在中午就喝起比利時的紅茶啤酒,
看看近期的雜誌,
混個兩三小時後再去工作或寫稿,
都覺得精力特好。
午餐偶爾也可走遠些,
沿著泰順街、溫州街走到紫藤廬,
坐在榻榻米間,吃份養生午膳再叫功夫茶,
慢吞吞地泡茶自娛,
看著窗外對家的黑瓦灰牆,
一時心就靜下來了。
自然也會不時去大安森林公園小坐,
在大樹下閉目聽鳥語,
或享受春風拂面,公園可隨時去,
一日不同時辰風情萬種,
好天氣時,常刻意繞遠路穿過公園去不同的地方,
有時黃昏上課,也先到公園閒走半晌,讓心神鎮定。
總想著不同的理由出門走不同的路線,
譬如說這會決定要上溫州街的明目書社去看看有什麼新進的簡體字書,
腦裡立即造句般想著可以去臺一冰果室喝杯仙人掌果汁,
或去路上撿到一隻貓看看趙露萍小姐在不在那喝咖啡,
總是絕不走直路,繞來繞去繞小巷,
不時會看到新開的巧克力店或貝果店、
啤酒屋,又有了下一回登門一探究竟的樂趣。
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帶上幾本書,
專門上阿寬的挪威森林喝杯卡布,
離家也不能說遠,腳程二十來分鐘,
但捨家對面一分鐘近的老鼠窩卡布不喝,
當然是上咖啡店不全為咖啡去,
順便聽阿寬講講南區不上報的人事變遷,
也順便上銀座吃一碗越南牛肉河粉。
存心喝咖啡也有另一條路線,
往北走十來分鐘,去青田街的黑潮或麗水街的COZY,
下午時光去最好,人最少最幽,
在那看書和在家中看書一比,
永遠覺得是一魚兩吃,既閱書又有玩到之感。
去教占星課的路上
一星期總有三天,我會走路去教占星課,
喜歡穿過師大和平東路新校區,
在麗水街的珠寶盒買好吃的可頌(如果還買得到的話)
或核桃麵包當第二天的早餐,
從永康街巷底往北行,
經過潮州街的鴻疆堂(晚上回程偶爾會去打點牙祭喝杯小酒),
經過昭和町,裡面的舊物我看過上百回了,
經過發哥的骨董店
(老友鄭在東從上海回台北時偶爾會跟他上此喝酒吃發哥的手路菜),
經過大隱和此時還精神奕奕的詹姆士打招呼(回程時他多半已喝茫了),
經過彭康隆的一票票人畫空間的大小畫室,
看看剛展出的畫。
這段原本只要走三分鐘的路程,
就這樣東寒暄西打量常常一走三十分,
穿過錦華小方場(可能是台北最小的公園),
過金華街,有時晚餐就在此三家厝邊的店打發,
雖說是打發,仍有美味的溫州餛飩、三寶飯、咖哩飯等著。
偶爾也跟在自家門口賣滷味的太太買晚上看電視的下酒菜,
她說「我的滷味可是自己滷的喔,
食材也都是東門市場買的」,
的確,吃來有種自家製的乾淨口味,
再往前行,經過巧克力店,
探頭看舒哥在不在那閒坐品評天下。
再繼續往前走,有時去胡筱貞的回留吃晚餐,
吃自然蔬食喝大碗茶,誠心靈享受也。
偶爾會繞進冶堂找何建,
常遇鄭村棋在那品茶,
冶堂可陶冶身心,
小坐半晌、聽聽古琴、看看紫藤開花了沒,
整個人又活了過來。
也會在秀蘭小館闔家用餐,
這裡有我最吃不膩的家常菜,
一周來一兩回都可;
旁邊的乾杯,烤肉啤酒也好吃好玩,但不敢常吃。
鼎泰豐就在我上課的金石堂旁,
我都坐一樓,因此不必拿號碼牌等候,
吃碗酸辣湯配小籠包或酸菜麵等等,
從來不曾失望。
十點下課回程,
天氣熱時在冰館吃冰、買水果,
有時晚餐吃得少,
嘴饞便在度小月吃碗擔仔麵或中壢牛家莊叫份銀芽薑絲牛肚外帶,
帶去Mei's Tea Bar配基尼斯黑啤酒,
要不喝杯葡萄柚哈薩姆紅茶,
和固定如康德散步般的常客羅傑、金川聊天,
偶爾會遇見海明威、楊澤等人,
閒聊至十二點本灰姑娘就打道回府了。
下雨的日子
下雨的日子,人走不遠,
會去政大書城買新書,
但常不解自己住家離書店那麼近,
幹嘛非把書買回家堆著,
尤其是到舊香居去和卡密聊天,
也不忘帶幾本舊書回家,
但家中早已書滿為患了,
全斌就常笑我不如和嚷著老了要開二手書店的楊澤合賣自己家的舊書算了,
但我和楊都是愛趴趴走的人,
都坐不住,怕還是得交給巨蟹座的卡密。
在舊香居,遇到符立中不稀奇,
但得挑固定的時候才會遇到辜振豐者流,
像我則是神出鬼沒型,
出現從沒準則,只憑心動而動。
南村漫走,小小而確定的幸福就在手邊,
是人是事是物讓我如此心動與感動。
人到中年,有如此美哉的小日子可過,
真是人生有幸。
張貼留言